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大騙局
Deception Point, 2001
財力有限
我很少買小說類的藏書
還好大姊和姊夫是Dan Brown迷
雖然《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這類的宗教歷史路線也很迷人
暨《數位密碼》之後
《大騙局》又是我喜歡的科學家當道
好看的小說
就是有讓人一鼓作氣吞下肚的魔力
這次的題材尤其合我脾胃
政府陰謀 無辜的民間科學家
極地的祕密研究基地 冰核鑽探取樣
外星隕石 不知名的生物進化型態
這些關鍵字
怎麼都好像某個熟悉的場景和情節啊?
跑錯棚了嗎?
這種為求真相不惜水裡來火裡去的
應該是Mulder的工作吧!?
怎麼主角換人演了?
而且看來在美國人心裡
不管影集或小說
科學家都是一種雖然專業卻也死得莫名其妙容易的職業...
Trust no one.
Deny everything.
All lies lead to the truth.
不是我有偏見...
Dan Brown小說的中心思想
真是和X檔案不謀而合啊~
讀懸疑小說
就像剝洋蔥一樣
真相脫了一層還有一層
期待即將問世的The Solomon Key
ps. Robert Langdon再出場
跑遍歐洲以後回到美國本土
據傳又是跟共濟會密碼學叭吧叭啦有關的內容
Labels:
Readings
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全像光碟
【digitalhome 第92期 2月號】
ISO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emory國際光學記憶體論壇)的工程師正式決定第四代光碟片的發展藍圖,儲存容量將高達1000GB,也會採用新的計量單位「1TB」,除此之外,讀取速度也會提升,估計會在1Gbps左右。
共生的光碟容量
自從有電腦光碟儲存標準以來,已歷經多代發展,第一代的光碟片是CD,第二代是DVD,第三代現在還有分歧,分有HD DVD與Blu-Ray兩大陣營,都由於都採用藍光讀寫頭,於是我們統稱藍光光碟Blu-Ray。至於第四代光碟名稱尚未決定,如果要像藍光光碟一樣凸顯技術內容,也許會稱為全像光碟。
事實上光碟機不但讀取速度越來越快,容量也越做越大。當年筆者聽到4.7GB的容量覺得真是電腦聖品,沒想到網路上流傳一些容量高達700MB、甚至 4.7GB的檔案,立刻就把光碟塞爆。但科技界早早就預料到,電腦處理速度提升後,伴隨著而來的就是大量資料處理能力,所以需要高頻寬通訊與大容量儲存能力,這三種是共生的,任何一種均會帶來另外兩種需求。另一方面,一般人其實並沒有這種尺度的資料需求,要創造需求最簡單的就是高畫質影片,因此新的光碟技術推出時,往往也會伴隨著新一代的數位影像標準。
開發第四代光碟要使用到許多技術,才能將容量推進到1TB,目前看來全像儲存技術將會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Spatial Light Modulator (空間光學調變器,LCD也算其中一種)性能越來越好,光學薄膜的發展同時改進了讀取速度與儲存容量,在傳統技術逼近物理極限時,這會開啟一條新路。
光碟片發展簡表
種類 容量 讀寫頭
第一代 CD 700MB 紅光
第二代 DVD 4.7GB 紅光
第三代 BD 25GB/50GB 藍光
第四代 全像光碟 1TB 紅光
什麼是全像儲存技術?
全像儲存技術(以下簡稱全像術)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將一道雷射光分成兩束,第一道光data wave(資料波)穿過LCD或類似的空間光學調變器後,也就是經過一道二維影像,將該影像投影到全像物質,這物質經常是使用一種特殊的晶體,或是光聚合物Photopolymer;另一道光則不經過影像,而是直接投射上去,稱為reference wave(參考波)。這兩道光打到晶體表面產生干涉現象,產生波峰與波谷黑白影像,影像資料因此儲存在晶體中。
全像術寫入時是寫入一個二維影像,也就是有能力將一張照片上所有資料同時寫入的意思。要讀取該資料的動作比較簡單,只要打入一道雷射光,便可以得到之前在特殊角度下儲存的資料。一般介紹全像術的文章都會提到速度的問題,由於全像術的寫入與讀出都是一個二維影像,所以有機會比循序操作的硬碟機或記憶體快。
但這種說法有個盲點,現在用來產生影像與讀取影像的電子元件,如LCD、CCD與CMOS都是循序操作的,不然怎麼與CPU等其他電腦零件溝通呢?也就是說加速是有,但受限於系統上其他電子零件,並沒有二維加速這種事。
值得一提的是,全像術具備RAID部分功能,當資訊被儲存在全像物質內,如果不小心將這個全像物質打破變成兩塊,任何一塊依然儲存有全部的影像資料,只是解析度變差些。這意味著使用全像術的光碟片可以設計成自動備份功能,當受到有限度損毀時,還可以想辦法取出全部資料。
InPhase公司的全像術
談到全像術,一定得先了解美國一間很長壽的小公司,其公司名為「InPhase」。InPhase努力於全像光碟已經超過十年以上,在 2003年之前便宣稱要將全像光碟技術商業化,由於市面上還看不到此類產品,想當然爾他們必定碰到不少困難。據報導指出,因為全像光碟容量很大,一旦有缺陷會損失大量資料,為了證實此產品的可靠性,所以延遲上市以重複驗證其可靠性。
不過這次看來是玩真的,InPhase已經公布在2007年要開始量產供應全像光碟,他們設計的光碟片直徑13公分,比現有的光碟片標準規格大一些,據猜測是因為這種片子不能進入現有的光碟機,消費者才不會在無意中混淆。
InPhase的產品每片容量300GB,比起單面25GB、雙面50GB的藍光光碟來說,仍屬相當先進的科技。 InPhase的雷射讀取頭使用與現在CD、DVD相同的紅光雷射,而不是最新的藍光雷射。在十元商店可以買到台幣49元的雷射指示器,都是紅色的;但有些人願意嘗試新科技,會買一支一千多的綠光雷射筆;那藍光雷射那邊可以買的到呢?
目前為止,似乎沒有一定的管道。從這點就可以看到,紅光雷射非常便宜,綠色貴了不少,而藍光難得一見。其實售價與功率、光波長都有關,而配備藍光雷射的電視遊樂器銷售量更讓有限的產量吃緊,如果第四代光碟機回到使用紅光,也許在售價上會有更漂亮的價位。
商業化的全像技術
2007下半年InPhase計畫要進入一般市場,每台機器要價台幣60萬,單張光碟片為台幣六千元。由於InPhase光碟每片容量是現有DVD-R的60倍,但價格卻是100倍,除非是家中被各種資料光碟塞滿的重度使用者,不然一般消費性市場是看不到需求的。
InPhase當然也體認到這點,他們認為一開始時,買方應該是專業影像處理公司,尤其是電視台要編輯影像時,一張300GB的光碟片實在是太方便了。雖然一台300GB的硬碟機便宜又好用,1TB硬碟也上市了,但硬碟機畢竟要小心防震,要實體傳遞300GB數位資料時還是以耐震的光碟片最好用。
InPhase在完成300GB的技術後,下個步驟是提升到容量1600GB、傳輸速度960Mbps的規格。這種容量剛好用來處理HDTV影像,因為無壓縮無失真的HDTV影像資料,其資料流量剛好在這等級。
當網路與硬碟等級提升後,無失真的ape音樂檔案開始流行,屆時無失真的HDTV檔案或許會變成另一種常用技術。全像術並不是全新的技術,全世界有不少物理學家在這方面著墨很深,可想而知,試著將全像儲存技術商業化的公司不只一間,除了美國的InPhase外,日本的Optware也曾推出類似而規格較小的平台,並且獲得Hitachi的投資,由於Hitachi所生產的硬碟銷路甚廣,也許這代表Hitachi對於光儲存媒體也有興趣。 Optware對於全像光儲存媒體的計畫比InPhase的小多了,但看來似乎也比較接近市場。
據說在今年會發售全新設計的全像光碟片。從途中可以看見此光碟片與傳統的光碟差異甚大,比較像是科幻電影中的設計,一片信用卡大小的塑膠片可儲存30GB容量,更重要的是,每片售價低於一美金,機器低於一千八百美金,約台幣六萬,這絕對比InPhase的售價更貼近消費性市場。據估計,三年後企業用的儲存市場將會以全像光碟取代磁帶技術,由於第四代光碟規格不可能太快推出,也許我們會先看到InPhase或Optware的機器在市面上使用。
第四代光碟技術茁壯中
第四代光碟只用全像技術的可能性並不高,從第三代光碟技術(也就是藍光技術),光是一個藍光規格就可以吵好幾年吵不完,光碟廠商與電影公司為了保障獲利不肯輕易讓步,第四代光碟怎麼可能讓一兩間公司輕易掌握在手中,屆時一定又會有聯盟合縱的故事。不過目前不少廠商均已投入第四代光碟技術研發,包括sony、Pioneer、Philips與Sharp等。sony使用一種稱為Micro-Reflector(微反射器)的技術,藉由改變焦點可以達到多層記錄,也就是多層光碟片。但sony目前只做到每平方英吋10Gbit的密度,InPhase之前達成的世界記錄是515Gbit。 sony希望將光碟片分成每層10um,也就是1/100mm的厚度,藉由10至12層記錄的方式,擴展容量。
早期的光碟是單面,後來出現雙面,現在是要進展到多層結構。從雙面到多層是非常困難的,在鍍膜與讀取技術都有瓶頸出現過。我們常用的光碟片基本上是將一層特殊化學物質鍍在塑膠片上,再以雷射讀取頭存取資料。為了達到更高的解析度,每件事都要非常精細才行。
以sony現在55GB容量的實驗品來說,一層膜才500nm厚,也就是兩百萬分之一公尺。而讀取頭更是誇張,離碟片高度才20nm,不知道在實用上是否有困難。
另一方面,擁有光碟片許多基礎專利、將台灣光碟廠告到怕的飛利浦也持續開發新一代的技術,他們之前發表的技術是70GB,但鍍膜厚度達有3000nm,厚度是sony的六倍。飛利浦認為他們的技術雖然每層能記錄的資料量比較少,但卻更容易做到多層光碟(目前飛利浦做到單片500GB,每層125GB,一共四層)。
Pionneer則使用極紫外線(UV)光源以加強雙層藍光片;而韓國三星電子同時也投入第四代光碟片的開發,也許是因為後起之故,他們達成的數據較低,容量每片40GB,但他們的技術可用在單層藍光DVD上,預計在明年達到50GB。總結來說,要看到第四代光碟片的普及還需要相當久的時間,如果每代光碟技術是間隔五年,那第三代光碟恐怕連第一年都還沒正式開始。但研發總是走在產品之前,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我們知道第四代光碟片將會是全像技術發揚的時代,而且這些技術可能會先出現在藍光光碟上,作為中間加強版的密技。
ISO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emory國際光學記憶體論壇)的工程師正式決定第四代光碟片的發展藍圖,儲存容量將高達1000GB,也會採用新的計量單位「1TB」,除此之外,讀取速度也會提升,估計會在1Gbps左右。
共生的光碟容量
自從有電腦光碟儲存標準以來,已歷經多代發展,第一代的光碟片是CD,第二代是DVD,第三代現在還有分歧,分有HD DVD與Blu-Ray兩大陣營,都由於都採用藍光讀寫頭,於是我們統稱藍光光碟Blu-Ray。至於第四代光碟名稱尚未決定,如果要像藍光光碟一樣凸顯技術內容,也許會稱為全像光碟。
事實上光碟機不但讀取速度越來越快,容量也越做越大。當年筆者聽到4.7GB的容量覺得真是電腦聖品,沒想到網路上流傳一些容量高達700MB、甚至 4.7GB的檔案,立刻就把光碟塞爆。但科技界早早就預料到,電腦處理速度提升後,伴隨著而來的就是大量資料處理能力,所以需要高頻寬通訊與大容量儲存能力,這三種是共生的,任何一種均會帶來另外兩種需求。另一方面,一般人其實並沒有這種尺度的資料需求,要創造需求最簡單的就是高畫質影片,因此新的光碟技術推出時,往往也會伴隨著新一代的數位影像標準。
開發第四代光碟要使用到許多技術,才能將容量推進到1TB,目前看來全像儲存技術將會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Spatial Light Modulator (空間光學調變器,LCD也算其中一種)性能越來越好,光學薄膜的發展同時改進了讀取速度與儲存容量,在傳統技術逼近物理極限時,這會開啟一條新路。
光碟片發展簡表
種類 容量 讀寫頭
第一代 CD 700MB 紅光
第二代 DVD 4.7GB 紅光
第三代 BD 25GB/50GB 藍光
第四代 全像光碟 1TB 紅光
什麼是全像儲存技術?
全像儲存技術(以下簡稱全像術)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將一道雷射光分成兩束,第一道光data wave(資料波)穿過LCD或類似的空間光學調變器後,也就是經過一道二維影像,將該影像投影到全像物質,這物質經常是使用一種特殊的晶體,或是光聚合物Photopolymer;另一道光則不經過影像,而是直接投射上去,稱為reference wave(參考波)。這兩道光打到晶體表面產生干涉現象,產生波峰與波谷黑白影像,影像資料因此儲存在晶體中。
全像術寫入時是寫入一個二維影像,也就是有能力將一張照片上所有資料同時寫入的意思。要讀取該資料的動作比較簡單,只要打入一道雷射光,便可以得到之前在特殊角度下儲存的資料。一般介紹全像術的文章都會提到速度的問題,由於全像術的寫入與讀出都是一個二維影像,所以有機會比循序操作的硬碟機或記憶體快。
但這種說法有個盲點,現在用來產生影像與讀取影像的電子元件,如LCD、CCD與CMOS都是循序操作的,不然怎麼與CPU等其他電腦零件溝通呢?也就是說加速是有,但受限於系統上其他電子零件,並沒有二維加速這種事。
值得一提的是,全像術具備RAID部分功能,當資訊被儲存在全像物質內,如果不小心將這個全像物質打破變成兩塊,任何一塊依然儲存有全部的影像資料,只是解析度變差些。這意味著使用全像術的光碟片可以設計成自動備份功能,當受到有限度損毀時,還可以想辦法取出全部資料。
InPhase公司的全像術
談到全像術,一定得先了解美國一間很長壽的小公司,其公司名為「InPhase」。InPhase努力於全像光碟已經超過十年以上,在 2003年之前便宣稱要將全像光碟技術商業化,由於市面上還看不到此類產品,想當然爾他們必定碰到不少困難。據報導指出,因為全像光碟容量很大,一旦有缺陷會損失大量資料,為了證實此產品的可靠性,所以延遲上市以重複驗證其可靠性。
不過這次看來是玩真的,InPhase已經公布在2007年要開始量產供應全像光碟,他們設計的光碟片直徑13公分,比現有的光碟片標準規格大一些,據猜測是因為這種片子不能進入現有的光碟機,消費者才不會在無意中混淆。
InPhase的產品每片容量300GB,比起單面25GB、雙面50GB的藍光光碟來說,仍屬相當先進的科技。 InPhase的雷射讀取頭使用與現在CD、DVD相同的紅光雷射,而不是最新的藍光雷射。在十元商店可以買到台幣49元的雷射指示器,都是紅色的;但有些人願意嘗試新科技,會買一支一千多的綠光雷射筆;那藍光雷射那邊可以買的到呢?
目前為止,似乎沒有一定的管道。從這點就可以看到,紅光雷射非常便宜,綠色貴了不少,而藍光難得一見。其實售價與功率、光波長都有關,而配備藍光雷射的電視遊樂器銷售量更讓有限的產量吃緊,如果第四代光碟機回到使用紅光,也許在售價上會有更漂亮的價位。
商業化的全像技術
2007下半年InPhase計畫要進入一般市場,每台機器要價台幣60萬,單張光碟片為台幣六千元。由於InPhase光碟每片容量是現有DVD-R的60倍,但價格卻是100倍,除非是家中被各種資料光碟塞滿的重度使用者,不然一般消費性市場是看不到需求的。
InPhase當然也體認到這點,他們認為一開始時,買方應該是專業影像處理公司,尤其是電視台要編輯影像時,一張300GB的光碟片實在是太方便了。雖然一台300GB的硬碟機便宜又好用,1TB硬碟也上市了,但硬碟機畢竟要小心防震,要實體傳遞300GB數位資料時還是以耐震的光碟片最好用。
InPhase在完成300GB的技術後,下個步驟是提升到容量1600GB、傳輸速度960Mbps的規格。這種容量剛好用來處理HDTV影像,因為無壓縮無失真的HDTV影像資料,其資料流量剛好在這等級。
當網路與硬碟等級提升後,無失真的ape音樂檔案開始流行,屆時無失真的HDTV檔案或許會變成另一種常用技術。全像術並不是全新的技術,全世界有不少物理學家在這方面著墨很深,可想而知,試著將全像儲存技術商業化的公司不只一間,除了美國的InPhase外,日本的Optware也曾推出類似而規格較小的平台,並且獲得Hitachi的投資,由於Hitachi所生產的硬碟銷路甚廣,也許這代表Hitachi對於光儲存媒體也有興趣。 Optware對於全像光儲存媒體的計畫比InPhase的小多了,但看來似乎也比較接近市場。
據說在今年會發售全新設計的全像光碟片。從途中可以看見此光碟片與傳統的光碟差異甚大,比較像是科幻電影中的設計,一片信用卡大小的塑膠片可儲存30GB容量,更重要的是,每片售價低於一美金,機器低於一千八百美金,約台幣六萬,這絕對比InPhase的售價更貼近消費性市場。據估計,三年後企業用的儲存市場將會以全像光碟取代磁帶技術,由於第四代光碟規格不可能太快推出,也許我們會先看到InPhase或Optware的機器在市面上使用。
第四代光碟技術茁壯中
第四代光碟只用全像技術的可能性並不高,從第三代光碟技術(也就是藍光技術),光是一個藍光規格就可以吵好幾年吵不完,光碟廠商與電影公司為了保障獲利不肯輕易讓步,第四代光碟怎麼可能讓一兩間公司輕易掌握在手中,屆時一定又會有聯盟合縱的故事。不過目前不少廠商均已投入第四代光碟技術研發,包括sony、Pioneer、Philips與Sharp等。sony使用一種稱為Micro-Reflector(微反射器)的技術,藉由改變焦點可以達到多層記錄,也就是多層光碟片。但sony目前只做到每平方英吋10Gbit的密度,InPhase之前達成的世界記錄是515Gbit。 sony希望將光碟片分成每層10um,也就是1/100mm的厚度,藉由10至12層記錄的方式,擴展容量。
早期的光碟是單面,後來出現雙面,現在是要進展到多層結構。從雙面到多層是非常困難的,在鍍膜與讀取技術都有瓶頸出現過。我們常用的光碟片基本上是將一層特殊化學物質鍍在塑膠片上,再以雷射讀取頭存取資料。為了達到更高的解析度,每件事都要非常精細才行。
以sony現在55GB容量的實驗品來說,一層膜才500nm厚,也就是兩百萬分之一公尺。而讀取頭更是誇張,離碟片高度才20nm,不知道在實用上是否有困難。
另一方面,擁有光碟片許多基礎專利、將台灣光碟廠告到怕的飛利浦也持續開發新一代的技術,他們之前發表的技術是70GB,但鍍膜厚度達有3000nm,厚度是sony的六倍。飛利浦認為他們的技術雖然每層能記錄的資料量比較少,但卻更容易做到多層光碟(目前飛利浦做到單片500GB,每層125GB,一共四層)。
Pionneer則使用極紫外線(UV)光源以加強雙層藍光片;而韓國三星電子同時也投入第四代光碟片的開發,也許是因為後起之故,他們達成的數據較低,容量每片40GB,但他們的技術可用在單層藍光DVD上,預計在明年達到50GB。總結來說,要看到第四代光碟片的普及還需要相當久的時間,如果每代光碟技術是間隔五年,那第三代光碟恐怕連第一年都還沒正式開始。但研發總是走在產品之前,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我們知道第四代光碟片將會是全像技術發揚的時代,而且這些技術可能會先出現在藍光光碟上,作為中間加強版的密技。
Labels:
Geeky
Monday, February 26, 2007
澤當
昨天和我爸一起看大陸尋奇
他最喜歡問的一句話就是
這個地方你們有沒有去?
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
為什麼我媽不放心我去文明的歐洲
兩年多前卻答應讓我去西藏自助旅行一個月
據我姊的說法
可以去西藏是因為"完成我媽的心願"
總之我就帶著家人的期許踏上踢被之旅了
現在只要熊旅揚的口中又出現某個熟悉的地名
我就打開Tibet資料夾
道指出更詳盡的風光
昨天的兩個景點都在澤當附近
一個是有西藏第一座寺廟之稱的桑耶寺
另一個是藏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
當年出發得倉促
沒有好好做功課
所有的記憶都來自切身的顛簸行程...
桑耶寺
2004年7月5日
包船渡過雅魯藏布江
到岸以後差點下不了船
又接著上了泥濘的農車
一路倒栽蔥被震得頭昏眼花
千辛萬苦扺達
茅坑又奇臭無比的那間"廟"
雍布拉康
2004年7月5日
經過前一天的折騰
壞心地包下當地的公車
以文成公主聞名
不過顯然不是真的為了她所以去的"山城"
下午還去了藏王墓
算是行程比較不累的一天
他最喜歡問的一句話就是
這個地方你們有沒有去?
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
為什麼我媽不放心我去文明的歐洲
兩年多前卻答應讓我去西藏自助旅行一個月
據我姊的說法
可以去西藏是因為"完成我媽的心願"
總之我就帶著家人的期許踏上踢被之旅了
現在只要熊旅揚的口中又出現某個熟悉的地名
我就打開Tibet資料夾
道指出更詳盡的風光
昨天的兩個景點都在澤當附近
一個是有西藏第一座寺廟之稱的桑耶寺
另一個是藏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
當年出發得倉促
沒有好好做功課
所有的記憶都來自切身的顛簸行程...
桑耶寺
2004年7月5日
包船渡過雅魯藏布江
到岸以後差點下不了船
又接著上了泥濘的農車
一路倒栽蔥被震得頭昏眼花
千辛萬苦扺達
茅坑又奇臭無比的那間"廟"
雍布拉康
2004年7月5日
經過前一天的折騰
壞心地包下當地的公車
以文成公主聞名
不過顯然不是真的為了她所以去的"山城"
下午還去了藏王墓
算是行程比較不累的一天
Labels:
Memories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天哪富監你電動一定破關了!
HUNTER X HUNTER 228
邊練甘道夫
也要關心一下旅團在蟻穴的進度!
這兩話根本就是小滴個人秀
ptt都在討論凸眼魚到底可以吸什麼
…難以防禦的武器!?
飛坦雖然是草稿
還真的是很有感覺欸…
女王竟然比斯吉化了(糟)
原來柯特也不是真的很強
揍敵客家應該是抱著"見見世面"的心態把柯特送進旅團的吧
我好想趕快看到團長和西索哦
十級甘道夫好華麗
想著想著都興奮起來了~
Labels:
Comics,
Expeditions
[4X22] Elegy
SCULLY: I saw something Mulder.
MULDER: What?
SCULLY: The fourth victim. I saw her in the bathroom before you came to tell me.
MULDER: (in a slightly annoyed tone) Why didn't you tell me?
SCULLY: Because I didn't want to believe it. 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lieve it.
MULDER: Is that why you came down here, to prove that it wasn't true?
SCULLY: No, I came down here because you asked me to.
MULDER: Why can't you be honest with me?
SCULLY: (defensively) What do you want me to say? That you're right, that, that I believe it even if I don't. I mean, is that what you want?
MULDER: Is that what you think I want to hear?
SCULLY: (softly) No.
MULDER: You can believe what you want to believe, Scully, but you can't hide the truth from me because if you do, then you're working against me ... and yourself. (his voice softens) I know what you're afraid of. I'm afraid of the same thing.
MULDER: What?
SCULLY: The fourth victim. I saw her in the bathroom before you came to tell me.
MULDER: (in a slightly annoyed tone) Why didn't you tell me?
SCULLY: Because I didn't want to believe it. 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lieve it.
MULDER: Is that why you came down here, to prove that it wasn't true?
SCULLY: No, I came down here because you asked me to.
MULDER: Why can't you be honest with me?
SCULLY: (defensively) What do you want me to say? That you're right, that, that I believe it even if I don't. I mean, is that what you want?
MULDER: Is that what you think I want to hear?
SCULLY: (softly) No.
MULDER: You can believe what you want to believe, Scully, but you can't hide the truth from me because if you do, then you're working against me ... and yourself. (his voice softens) I know what you're afraid of. I'm afraid of the same thing.
Labels:
X-Files
知足
很久以後
我又找回這樣的感覺
只要活著 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其實
我也真的沒有什麼好不知足的
從各方面來說
家庭比很多人美滿
身體比很多人健康
際遇比很多人順利
也或許
我太沒有企圖心
太沒有危機意識
現在
只要能偶爾騎著腳踏車曬曬太陽
吃飯的時候看一集X檔案
就是快樂的一天
對我而言
這種平靜的簡單生活格外珍貴
因為不知道
哪一天又要重回人生戰場
前方可能再出現未知的風暴與忙亂
懷抱感激
永遠做好準備
fight the future
我又找回這樣的感覺
只要活著 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其實
我也真的沒有什麼好不知足的
從各方面來說
家庭比很多人美滿
身體比很多人健康
際遇比很多人順利
也或許
我太沒有企圖心
太沒有危機意識
現在
只要能偶爾騎著腳踏車曬曬太陽
吃飯的時候看一集X檔案
就是快樂的一天
對我而言
這種平靜的簡單生活格外珍貴
因為不知道
哪一天又要重回人生戰場
前方可能再出現未知的風暴與忙亂
懷抱感激
永遠做好準備
fight the future
Labels:
Prescriptions
Friday, February 23, 2007
不要在有性暗示的節目打廣告
秉持著理工科女生的堅持
google reader除了看網誌
也要訂閱科學新聞才對得起自己
不過生活的樂趣
就是在這種正經八百的headline海中
撈出幾條有趣的新聞
== 以下出自ScienceDaily的報導 ==
根據某大學某教授的研究指出
在帶有性暗示的節目時段打廣告是浪費錢的行為
因為觀眾根本不會記得他們看見的商品
也就是說如果你買了慾望城市的時段
不管你是要賣麥片還是印表機
效果都不會比在新聞時段播出好
尤其對女性來說
性會干擾他們事後對廣告內容的recall
不過在男性身上又是另一種機制了
如果廣告內容本身有性暗示
例如一個以清涼女郎形象兜售的香菸廣告
效果則是另當別論...
Don't Advertise During Sexy Programmes -- The Viewer Won't Remember
Thursday, February 22, 2007
Google Reader
拜懶惰所賜
我又向另一個小軟體臣服了
真是愈來愈離不開google了
尤其是loading的時候
那個可愛的綠色小燒瓶
讓我想到[1X23]外星混血
The Erlenmeyer Flask
這個名字的靈感還是Carter從他的老婆的好朋友的女兒那裡來的
總之是小綠人正式露臉的重要的一集
話說最近
我愈來愈沒辦法忍受Mulder帥氣的臉是VCD畫質了
好想趕快出去賺錢買DVD典藏版...
Labels:
Geeky
Wednesday, February 21, 2007
回鍋
沒想到這個話題
可以讓我花這麼多篇幅來描述
我還真是看得起它啊...
話說
我今天在PTT的TOEFL討論看板上
看到有人做了我兩個月前做的那件事
想考TOEFL-iBT
卻報名成TOEFL-IPT
而且還已經繳了報名費...
只能說
這個機構心機真是重
用線上刷卡 保你來不及後悔
我只好回文安慰那個可憐的同路人
順便點醒他是拿不到退費的
就當作是花錢買經驗...
只是 我心裡不禁有了一個念頭
之前我還覺得是自己愚蠢
可是如果同樣的事一而再 再而三發生
雖無詐欺之名
卻有誘導之實
沒違法 卻默許一再誤會而未澄清
如果在線上報名網頁上加一句
「本考試不是TOEFL-iBT 非供申請外國學校之用」
這樣不是光明磊落得多了嗎
我被騙了一次也就罷了
看到那些前仆後繼的倒楣鬼
就覺得令人生氣
IPT可以繼續辦它的IPT
只是消費者有權利被告知更完整的訊息
而不是傻呼呼的認栽... 一千塊也是錢啊
怒 ˋ︿ˊ
可以讓我花這麼多篇幅來描述
我還真是看得起它啊...
話說
我今天在PTT的TOEFL討論看板上
看到有人做了我兩個月前做的那件事
想考TOEFL-iBT
卻報名成TOEFL-IPT
而且還已經繳了報名費...
只能說
這個機構心機真是重
用線上刷卡 保你來不及後悔
我只好回文安慰那個可憐的同路人
順便點醒他是拿不到退費的
就當作是花錢買經驗...
只是 我心裡不禁有了一個念頭
之前我還覺得是自己愚蠢
可是如果同樣的事一而再 再而三發生
雖無詐欺之名
卻有誘導之實
沒違法 卻默許一再誤會而未澄清
如果在線上報名網頁上加一句
「本考試不是TOEFL-iBT 非供申請外國學校之用」
這樣不是光明磊落得多了嗎
我被騙了一次也就罷了
看到那些前仆後繼的倒楣鬼
就覺得令人生氣
IPT可以繼續辦它的IPT
只是消費者有權利被告知更完整的訊息
而不是傻呼呼的認栽... 一千塊也是錢啊
怒 ˋ︿ˊ
Labels:
Matters
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The Know-It-All
Amazon Online Reader
今年的守夜
沒有撲克牌
沒有老掉牙的綜藝賀年節目
我要感謝PTT書版推薦《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的網友
讓我度過知性而滿足的年初一凌晨
這本書是一個紐約娛樂新聞記者
花了一年多時間攻克32鉅冊大英百科的閱讀筆記
不過不是你想像的那種正經八百的筆記
而是令人發噱的各式評論和私人生活雜記
包括如何援引大英百科關於生育的知識讓妻子受孕
書寫的方式會讓我想到兩個人
一個是寫《魔鬼辭典》聞名的Ambrose Bierce
(例如大砲的定義是矯正國家邊界的工具)
一個是旅遊作家Bill Bryson
(他難得不搞笑的作品是萬物簡史)
* * *
小時候
好像班上每個同學家裡
都有一套精裝燙金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直到漂亮大方的玻璃櫥窗
逐漸堆滿學士照、紀念品和不知為何而買的小擺飾
再也沒有人翻開那些泛黃帶著霉味的書頁
後來再接觸到百科全書這種東西
就是長大以後在圖書展和不正統的資訊展上
想要說服你用幾萬塊買一套A-Z原文百科的推銷員
通常宣傳的手法就是給你一點小考試
考倒你以後便強調買下這套百科可以提升英文能力
同時充實許多據他們說很有趣的小常識
某一次辭窮的推銷員很驚訝地發現
我竟然知道為什麼黑貓不可以從死人身上跳過去
還有吹蠟燭是為了吹掉惡運之類的話題
當然我沒有費心告訴他
X檔案裡面介紹過的各種復活和再生的方法
或者其實吸血鬼可能不怕大蒜和十字架
* * *
有一年在風城
我和小叮又遇到了一個只會抱著A冊亂晃的男業務員
(好像說過這個故事了)
總之他興致勃勃地翻開了Animal的條目
想要考我們"牛"的英文
不巧我剛好是那個會拼公牛母牛小牛牛群牛肉之類的單字的人
等他翻到下一個條目想一雪前恥
我不禁有點同情他了
他想考我和小叮的是"建築"這個單字
不假思索的拼出architecture以後
我忍住沒有糾正他奇怪的發音
小叮也善良地沒有順便教育他德文的話拼成Architektur
最後共同的心得是
如果他真有認真地使用過自己所推銷的產品的話
能力只提升到他所展現的這樣倒也蠻可悲的...
* * *
我從來沒有要故意給哪個推銷員難看的意思
也同意A-Z百科除了價錢以外其實是很不錯的選擇
如果有一天我要傚法Jacobs變聰明的話
只是我希望有一天可以遇到抱著M冊或S冊
又願意讓我自己選擇demo條目的推銷員
而不是淨問些會汙衊十二年國教成果的乏味問題
* * *
目前的毅力
頂多看看名字有簡史或史綱的
還不到Jacobs攻下大英百科那種豪情壯志
不過至少鼓舞了我
人即使到35歲還是記得住新事物的
我腦袋裡的閣樓不會太早關起來
大腦皮層萬萬歲!
Labels:
Readings
Saturday, February 17, 2007
現實
不到一刻鐘的間隔
有兩個人告訴我
你怎麼變得這麼現實
這種衝擊
絕對比你怎麼變胖了之類的評論
嚴重得多
我突然想到前天B告訴我
關於世俗化這件事
口氣裡有著擔心
B也是最瞭解我的過去的人之一
跟他說話
其實有種告解的意味
神父啊
請赦免我的罪過
我會悔改的
當然實際上是
好啦 我懂你的意思
我會好好想一想的
這時候神父就會說
不要只是想
知道了就要去做
冗長的對話中
至少抓住幾個重點
其中一個叫「不要想面面俱到」
要知道
這世界上有這麼多以「為你好」為出發的建議
是彼此相互違背的
你順了一個朋友的心
可能就逆了另一個好人的意
想要八面討好的心態就是世俗化的過程
以前這個問題沒煩惱到我
畢竟我是這麼我行我素
絕不會去顧忌別人覺得好不好
具體點說
我是從一種出世的現實
過渡到另一種入世的現實
唉...
有兩個人告訴我
你怎麼變得這麼現實
這種衝擊
絕對比你怎麼變胖了之類的評論
嚴重得多
我突然想到前天B告訴我
關於世俗化這件事
口氣裡有著擔心
B也是最瞭解我的過去的人之一
跟他說話
其實有種告解的意味
神父啊
請赦免我的罪過
我會悔改的
當然實際上是
好啦 我懂你的意思
我會好好想一想的
這時候神父就會說
不要只是想
知道了就要去做
冗長的對話中
至少抓住幾個重點
其中一個叫「不要想面面俱到」
要知道
這世界上有這麼多以「為你好」為出發的建議
是彼此相互違背的
你順了一個朋友的心
可能就逆了另一個好人的意
想要八面討好的心態就是世俗化的過程
以前這個問題沒煩惱到我
畢竟我是這麼我行我素
絕不會去顧忌別人覺得好不好
具體點說
我是從一種出世的現實
過渡到另一種入世的現實
唉...
Labels:
Letters
Sunday, February 11, 2007
風暴
可能是因為智齒沒有長出來的關係
我的心智能力
並沒有隨著年紀有所增長
只記得年輕的時候好像還比較強壯
可以抵抗的東西比較多
不管是誘惑 還是壞情緒
後來一直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心裡有一堆攪和在一起成分不明的東西
隨時準備掀起風暴
我不是會未雨綢繆的那種人
卻總是做好心理準備
可能的災難 最壞的打算
包子那句名言
人生是由許多意外組合而成的...
就好像是為我而下的註腳一樣
一次又一次
已經不再大驚小怪
已經沒有什麼是不可期的
再怎麼傳統的劇本
到了我手上就是荒腔走板的結局
已經連試圖抵抗都懶了
之後
每當山雨欲來
我心裡就會有一個小小的聲音
兜了這麼大的圈子
總要回到原點的
真傻啊...
只是
我看不到的是下一個原點
下一場風暴
... 這就是所謂的過程嗎 ?
我的心智能力
並沒有隨著年紀有所增長
只記得年輕的時候好像還比較強壯
可以抵抗的東西比較多
不管是誘惑 還是壞情緒
後來一直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心裡有一堆攪和在一起成分不明的東西
隨時準備掀起風暴
我不是會未雨綢繆的那種人
卻總是做好心理準備
可能的災難 最壞的打算
包子那句名言
人生是由許多意外組合而成的...
就好像是為我而下的註腳一樣
一次又一次
已經不再大驚小怪
已經沒有什麼是不可期的
再怎麼傳統的劇本
到了我手上就是荒腔走板的結局
已經連試圖抵抗都懶了
之後
每當山雨欲來
我心裡就會有一個小小的聲音
兜了這麼大的圈子
總要回到原點的
真傻啊...
只是
我看不到的是下一個原點
下一場風暴
... 這就是所謂的過程嗎 ?
Labels:
Letters
Friday, February 09, 2007
專屬天使
演出:Ella∕吳尊
作詞:施人誠 作曲:Tank
編曲:呂紹淳 演唱:Tank
我不會怪你 對我的偽裝 天使在人間是該藏好翅膀
人們愚蠢魯莽 而妳纖細善良 怎能讓妳為了我被碰傷
小小的手掌 厚厚的溫暖 妳總能平復我不安的夜晚
不敢想的夢想 透過妳的眼光 我才看見它原來在前方
*沒有誰能把妳搶離我身旁 妳是我的專屬天使 唯我能獨佔
沒有誰能取代妳在我心上 擁有一個專屬天使 我哪裡還需要別的願望
小小的手掌 大大的力量 我一定也會像妳一樣飛翔
妳想去的地方 就是我的方向 有我保護笑容儘管燦爛
Repeat *
要不是妳出現 我一定還在沉睡 絕望的以為 生命只有黑夜
Repeat *
Labels:
Music
Tuesday, February 06, 2007
Web 2.0
Web 2.0
An umbrella term for the second wave of the World Wide Web. Sometimes called the "New Internet," Web 2.0 is not a specific technology; rather, it implies two paradigm shifts. The one most often touted is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the second is "thin client computing."
#1 - The User Rules!
User-generated content, comprised of blogs, wikis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uch as MySpace and Friendster, let everyone have their say on anything and publish it to the world at large. As Web applications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people can easily develop elaborate personal Web pages, create a blog, and upload their own opinions, audio and video. Users are augmenting the news by reporting current events sometimes faster and with details often overlooked or ignored by the professional news media.
Although millions of opinions and videos, often very amateurish, only add to our information overload,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to user-generated content is that truly talented authors, artists, musicians and movie makers can gain an audience much more easily than they could in the past. Word-of-mouth via the Internet is worth a fortune in promotion. Web 2.0 is 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 in all arenas just as the PC leveled the playing field in business.
#2 - Thin Client Computing
In thin client computing, data and applications are stored on Web servers, and a user has access from any computer via a Web browser. Thin clients are not a new concept for the Internet, but many believe that thin client computing will eventually supplant locally installed office and other applications and that turning the Web into a gigantic application server is the ultimate manifestation of Web 2.0.
In time, this c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ype of personal computers users choose. As more software is executed from scripts embedded in Web pages, the CPU chips and operating systems become less relevant. Browsers interpret scripts the same way no matter which hardware or software environment they reside in.
Web Evolution
In the mid-1990s, the Web began (Web 1.0) as a repository of information and static content. Within a couple years, a huge amount of content was dynamic, returning custom results to users. B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Web became much more interactive (Web 1.5), allowing users to play, stop, rewind and fast forward through audio and video content. Web 2.0 makes Web-based applications act like local applications, but on a worldwide scale with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mentioned above. In the discussion of Web 2.0, the 1.0 and 1.5 generation labels may be used occasionally, but there is no formal classification.
An umbrella term for the second wave of the World Wide Web. Sometimes called the "New Internet," Web 2.0 is not a specific technology; rather, it implies two paradigm shifts. The one most often touted is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the second is "thin client computing."
#1 - The User Rules!
User-generated content, comprised of blogs, wikis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uch as MySpace and Friendster, let everyone have their say on anything and publish it to the world at large. As Web applications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people can easily develop elaborate personal Web pages, create a blog, and upload their own opinions, audio and video. Users are augmenting the news by reporting current events sometimes faster and with details often overlooked or ignored by the professional news media.
Although millions of opinions and videos, often very amateurish, only add to our information overload,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to user-generated content is that truly talented authors, artists, musicians and movie makers can gain an audience much more easily than they could in the past. Word-of-mouth via the Internet is worth a fortune in promotion. Web 2.0 is 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 in all arenas just as the PC leveled the playing field in business.
#2 - Thin Client Computing
In thin client computing, data and applications are stored on Web servers, and a user has access from any computer via a Web browser. Thin clients are not a new concept for the Internet, but many believe that thin client computing will eventually supplant locally installed office and other applications and that turning the Web into a gigantic application server is the ultimate manifestation of Web 2.0.
In time, this c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ype of personal computers users choose. As more software is executed from scripts embedded in Web pages, the CPU chips and operating systems become less relevant. Browsers interpret scripts the same way no matter which hardware or software environment they reside in.
Web Evolution
In the mid-1990s, the Web began (Web 1.0) as a repository of information and static content. Within a couple years, a huge amount of content was dynamic, returning custom results to users. B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Web became much more interactive (Web 1.5), allowing users to play, stop, rewind and fast forward through audio and video content. Web 2.0 makes Web-based applications act like local applications, but on a worldwide scale with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mentioned above. In the discussion of Web 2.0, the 1.0 and 1.5 generation labels may be used occasionally, but there is no formal classification.
Labels:
Geeky
Saturday, February 03, 2007
Clipmarks
Firefox的Add-ons
超好用...
我愛Web2.0時代!!
Clipmarks lets you save and share Web page content without having to bookmark the entire page. When you find something in a Web page that interests you—whether it’s a compelling paragraph, an interesting tidbit, or a cool image—you can clip and tag it.
Labels:
Geeky
Thursday, February 01, 2007
The Real Science Behind the X-Files
前陣子博客來黃金週買的書
作者是Chris Carter的老婆的好朋友的女兒
一個攻讀完基因學博士又半途轉行的病毒學教授
這本書是Anne Simon在1999年
差不多美國在播第六季的時候出的書
其實台灣有出中文版
也不是說它翻譯得不好
只是有些東西翻過以後難免會變調
更不要說一堆奇奇怪怪連字典都查不到的冷僻單字了
光看完封面封底目錄
然後是Chris Carter的前言
就學了至少一百個生字
這種奇妙的感覺
有點像當年上楊哲銘的英文課
納悶自己背"變裝癖"怎麼拼到底要幹嘛...
還是學了幾個實用的的同義字
-phile fan buff aficionado devotee
泛指...迷, 狂熱者
總之
我是抱著中世紀修士捧讀聖經原文的心情
一頁頁爬過去...
同時滿足了休閒娛樂
語文能力的增進
還有理工科女生骨子裡蠢動的科學性
★★★★★
The Real Science Behind the X-Files: Microbes, Meteorites, and Mutant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