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識通訊評論】
腦神經科學家研究顯示,我們運用腦中不同部位來想自己,以及「不像我」的人。這一結果也對於解釋刻板印象、宗教衝突、種族主義,帶來新的視野。
你在想什麼?
我們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新研究顯示,我們作此判斷所運用的腦部區域,與要判斷自己在想什麼時候是同樣的區域,但是這只限於所揣測的對象與自己很類似的情況。
新研究顯示,當揣測那些不像自己的人的意見和感覺時,這個腦區也會活躍。這也許表示我們很依賴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可能有助於解釋諸如種族主義或宗教爭論等社會衝突的原因。
麻薩諸塞州劍橋的哈佛大學的珍金斯(Adrianna Jenkins),領導一群神經科學家,想要追溯腦如何評估別人的思想,得到上述發現。珍金斯解釋,判斷別人如何感覺,是項有價值的社會技術,原因是我們無法透視別人的頭腦。珍金斯問:「我們要如何彌補自心和他心的鴻溝?」
珍金斯表示,答案似乎是,這取決於我們是否與那人有身受的同感。換言之,我們的腦如何處理那人對事情的態度,從交通阻塞到印象派藝術,完全取決於我們與那人的關聯感。
類似的品味
珍金斯和同事研究一個稱為腹中額前皮質的腦區,這是所知與思考自己有關的區。舉例來說,如果人家問你喜不喜歡棒球,你在想著你對這項運動的愛好時,這個腦區就會運作。
為了發現我們如何揣測別人的意見,研究人員給了波士頓地區的大學生兩張相片,並描述了與受試者同類和不同類的人,一個是東北部的自由主義學生同儕,一個是中西部共和黨的基本教義派選民。他們問學生一些問題,諸如「你喜歡披薩上面的蘑菇嗎」,並且猜想那兩個虛構的人的答案。
「我們將不相似的人看得比較不那麼人性。」-------珍金斯
研究人員在國家科學院年報中報告,受試者顯示,當估量背景類似的人的意見時,腹中額前皮質就會活動。而在揣測不相似的人對披薩的偏好,這個腦區並不活動。
「你揣測的人和你自己越像,你越能與他感同身受,」珍金斯說,「我們將不相似的人看得比較不那麼人性。」
社會衝突
珍金斯表示,雖然研究當中的問題刻意非政治,但是結果可能使我們對於社會衝突,那種兩造均將對方視為異類的對立,更加了解。
心理學理論認為,不參照自己的感受而推斷別人感受的另種方法,是純粹依賴社會的成見。她認為,這可能就是種族和宗教衝突的原因。
「對於不像自己的人使用刻板印象似乎很說得過去,」珍金斯說:「至於這樣是利是弊就要再討論了。」
珍金斯和同事正在用不同種族的人來研究這個效應,看是不是得到相同的結果。目前他們已經選擇了白種和東方背景的志願受試者。她表示,使用有歷史衝突的族群,例如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許結果會改變。
不管這項研究多麼成功,與不像自己的人產生較強的身受同感還是可能的。珍金斯團隊的其他研究顯示,只要花五分鐘,以那個人的身分來寫他們,就能很有效的「鑽入別人的神魂」。這也許表示,只要努力,就可以看見別人的觀點。
珍金斯對於《自然》的報導也作出一些回應。她認為將不相似的人視為「比較不那麼人性」,是個高度臆測的概念。他們的研究並沒有直接提供任何去人性化的證據,研究只是提出,當我們揣想不像自己的人,與揣想我們認為與己相異的人,會顯現的一種腦部反應差異。
Saturday, April 05,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