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本不分年度的我的年度之最。
謹獻給我的第八大洲。
XXXXXXXX
惶然錄。
如果一趟旅行只能負擔得起一本書的重量,它無疑是首選。無論何時、帶著什麼樣的情緒,隨手翻開一頁都像是為你而寫,緩慢而寧靜。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2009在鹿特丹那個稱不上盛夏的盛夏,我好奇地翻弄著Pedro的書架,問他識不識費爾南多。那緣份不到一個月的葡萄牙畫家室友肯定地回答我,Fernado Pessoa是每個葡萄牙人都該認識的作家,對西班牙當代文學的影響力不可言喻。是啊... 即使遠在蕞薾小島上的我,即使透過另一個語系的文字,也得到了安慰。
XXXXXXX
鱷魚手記。
剛滿十六歲的那年夏天,我在第一次離開台灣的飛機上認識那個女人。如果你有所謂在你面前打開另外一個世界的朋友,那就是了。讓我讀了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在午休過後不忍卒讀地闔上書頁,小小的心靈一下承受太多震撼衝擊。深吸一口氣,日後卻是翻閱十數遍,一次又一次在心有所感的時候,跳出某句鱷魚的喃喃、夢生的叫囂、楚狂的囈語。沒有任何旅行比分離的亞特蘭大王國更遙不可及。
XXXXXX
地心歷險記。
時間繼續倒回。身體能去的地方愈少,心靈張狂的能量愈強烈。當我的身高還不及一米半,Jules Verne的文字已經帶我穿越地心、環遊世界、深入海底兩萬哩。王爾德說過,一張沒有標上烏邦托的世界地圖稱不上完整。連結著現實世界卻能逃逸到未知彼端的旅程,比無從想像的純粹虛構更迷人。在了解一個作家的偉大之前,先喜歡上他筆下的故事。那才是之於你沒有爭議沒有盲從的經典。
XXXXX
幻想的地誌學。
副標,虛構地圖大旅行。我喜歡某些日本作家,幾近偏執地著迷於某個細微卻充滿想像的主題,其積累訴說的總令人無從抗拒。例如松田行正的世界記號大全,例如寺山修司的幻想圖書館。弗洛姆說過了,要別人與你相處得自在,就必須先有自在獨處的能力及條件。谷川渥的幻想的地誌學,集結的正是一種基於想像的、封閉式的喜悅。
XXXX
波赫士全集。
其實最喜歡的是他的短篇故事集。但不列上全集又抓不住他百科全書式的寫作風格。Italo Calvino的宇宙連環圖是我讀過最大器的擬人,Escher的Another World 比任何畫作更令人神往不能自己,以童話來說 Jostein Gaarder的我從外星來 確實恢宏了些... 理所當然相信波赫士所相信的,世上的文章沒有一頁一字不是以宇宙為鑑。
XXX
哲學家的咖啡館。
如果你的耐性不足以讀完蘇菲的世界,恐龍諾拉和恐龍理型之間的對話可以是個開始。我就像在「給已經死去但永遠年輕的哲學家之咖啡館」裡的哲學家們一樣懷疑著這本書信集的真實性... 夢與真實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而我不覺得要跨越這界線只能靠逆流用力划。幻想與思想的內在世界與意義的真實世界該是交會的。 至少對我而言是。
XX
深奧的簡潔。
讀過Stephen Hawking胡桃裡的宇宙,讀過Bill Bryson的萬物簡史,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就讓John Gribbin補上那缺角吧! 蝴蝶效應不再只是鬼打牆的電影, 碎形不再只是雪花三角形... 如果號稱理工人這件事讓你感到些許心虛的話,如果想更接近Sheldon的世界一點,如果complexity這字眼比字面上更苦惱你→ 回到宇宙原初的混沌,重新讀起吧!
X
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
今年我在家,去年我在Delft,前年我在Granada。三年前陪我跨年的是鄉下老家的蟲嗚鳥叫和A. J. Jacobs,以及他的大英百科狂想曲。Jacobs在逐字讀完大英百科全書的後,體認到讀百科不只是中性的知識吸收,更反映了每個人不同的心理層面... 原來閱讀就像旅行啊,旅人只能看見他曾見過的風景,讀者能讀到的我想是內在的共嗚吧!